近年来,乡村文旅融合态势活跃,规模扩大、业态丰富、产品结构优化,有力支撑乡村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但要发挥更大作用,仍需解决融合浅层化、产品供给质量、技术型人才、保障机制等问题。
持续推进乡村文旅产业优化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业态,为农文旅融合带来新动力。要抓住数字化机遇,以科技创新推动乡村特色文旅产业提档升级。一是构建“科技赋能、三产融合”新样态,以文化旅游为媒介,搭建“数智化”平台,整合要素资源,推动乡村文旅与生态农业等融合,研发特色产品、打造数字项目、改造业态。二是探索“文旅融合、农旅互促”新业态,整合文旅资源,数字化开发文旅IP,打造非遗文化体验游、生态农业观光园等,提升附加值。三是发展“数字 + 文旅”营销新模式,发展数字融媒体,运用新媒体构建智慧文旅平台,打造数字文旅品牌,实现“破圈”传播。
形成乡村文旅科技人才集聚效应。人才是第一资源,要优先开发人才资源,培养集聚各类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一方面,引才育才并举,顺应数字化趋势,通过数字引才方式,打造引才空间,鼓励人才线上服务,转化直播流量为人才增量。同时,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创建培训基地,举办培训班,培养骨干人才。另一方面,实行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提高福利待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搭建平台,吸纳复合型技术人才。
提升农文旅融合发展治理水平。农文旅融合发展要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保证正确方向。数字技术可提升“数智”治理水平。一要坚持问题与需求导向,运用数字技术构建“互联网 +”服务反馈平台,形成反馈机制,精准把握市场走向、需求、游客满意度。二要构建常态化数字化监管体系,依托数据化监管乡村文旅产业,提升监管能力与效率,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三要搭建多主体参与的数字化合作平台,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资源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