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我市一直以来都在探索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放眼金昌,绿色已经成为发展的底色,也是我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二十年来,“两山”理念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我市以建设国家无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契机,锚定省委、省政府赋予金昌聚力打造“五城”的使命任务,坚持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金川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镍钴生产基地、铂族金属提炼中心,以及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铜生产企业,环保任务重、压力大。面对“环保大考”,按照“专家领衔、部门联动、市企协同、科技赋能”工作思路,市生态环境局与金川集团签署大气污染《金昌市大气污染“市企协同”治理工作协议》,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源治理等任务,协同环保治理项目向纵深推进。重点实施了金川集团公司镍铜冶炼环集烟气治理、高盐废水零排放、危废贮存库升级改造、源头无组织烟气治理和水泥行业、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等污染防治项目29个,总投资达30.7亿元。金川集团公司贵金属废气集中治理、铜冶炼环境集烟处理工艺优化改造、熔炼系统颗粒物及氮氧化物综合治理、金泥公司新型干法水泥厂超低排放改造、金川热电公司工业锅炉淘汰整治等5个项目已入中央申请库,总投资2.17亿元,申请资金6923万元。项目实施后可进一步加速金川集团公司技术迭代升级,有效提高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平。
为充分发挥“金昌市三线一单信息平台”优势,引导项目优化布局,我市印发了《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成果的通知》,将统筹保护发展,共筑绿色根基,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立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框架,执行好产业政策和园区规划环评,把好建设项目准入关,为高质量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增绿添金”。用好用活存量环境容量,加强联防联控联治,严格落实《金昌市优化环评服务保障发展的15条措施》,积极推进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试点,对光伏发电、煤炭仓储等行业19个项目实行承诺制审批,对32个项目实行容缺受理,创新推行“打捆”审批试点项目7个,切实推动项目环评审批全面提速。积极与省生态环境厅沟通对接,主动介入做好省级审批项目环评服务保障工作。2025年1至4月,我市涉及省生态环境厅审批的重大项目共20个,现已完成环评审批11个,其他9项正在顺利推进。
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服务、监管、准入等职能,3月24日,我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质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五个一”行动方案》,创新推出“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五步渐进式执法模式,通过系统化、精准化执法体系建设,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