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金川区始终把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整合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使“阵地”“需求”“项目”在与服务“小切口”精准对接中完美融合。
阵地资源按群众需求整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社区与驻区单位、驻区企业不同程度存在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问题。为此,金川区建立文明单位示范引领、区直部门牵头抓总、结对村和社区广泛动员的“跨界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协调将金昌市博物馆等25个市级重点公共文体设施和金川区图书馆等200多个基层活动场馆服务功能,全部统筹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切实做到“一个中心、多点辐射、共享使用”,加强区域之内、镇街道之间、村社之间各类资源交流,最大程度发挥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
服务触角向群众身边延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为居民群众的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金川区创新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千万”工程,建设“歇脚地”“护学岗”等文明实践驿站100多个,培育孵化志愿服务队伍1300多支,招募志愿者超万人,全面实行“错时延时服务”,确保活动阵地全年365天门常开、人常在、不间断,构建了点多面广、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开锁、修车、充电、休息……设立于社区主次街道小区门房、周边服务用房等公共场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打造了群众“家门口”的幸福港湾。
服务内容往群众心坎着力。“先锋圆梦微心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便民利民的“15分钟便民服务生活圈”……桩桩件件为民实事,直抵人心,赢得民心。金川区围绕“一老一小一困”等重点人群,发布《金川区“为老”“为小”志愿服务项目指南》,针对群众困难诉求,深入实施结对关爱行动,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先锋圆梦微心愿”两大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完成“微心愿”,聚焦为民办实事发布“微改造、小工程”“细服务”民生项目清单,把实事办在了群众的心上,让文明实践成为精细化为民服务的“连心桥”,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感受到金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