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8 金昌日报社出版广告热线:0935-8219277订阅热线:0935-8219277






体育赛事构建城乡精神文明融合新纽带

蒲瑞华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需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甘肃时,作出了“持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

2月19至20日,金昌市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冬季篮球联谊赛决赛暨2025“村BA”篮球总决赛在市体育馆如期举行。当来自乡镇的农民篮球队与城市社区代表队同场竞技时,激荡的不仅是体育竞技的活力,更映射出新时代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深层变革。

篮球等体育活动是城乡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独特作用。不同于其他文化形式,体育活动既能满足群众强身健体的基本要求,又能通过“体育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满足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乡村体育活动正凭借独特的体育精神、人文情怀、民俗活动,成为振兴乡村文化的有效途径,蕴含着富精神、促乡风、建强国的深刻价值。

体育精神助推乡村群众精神风貌提升。新征程上,提升乡村群众精神风貌是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要求,而乡村体育活动蕴含的体育精神是助推乡村群众精神风貌提升的重要法宝。当篮球场上的战术配合替代了牌桌上的筹码较量,广场上的健身操取代了酒桌旁的划拳行令,这种活动载体的转变实质是价值观念的升级。乡村体育活动蕴含人本精神、团队精神、英雄主义精神等普遍意义上的体育精神,贯穿于乡村体育活动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乡村群众养成自信乐观、攻坚克难、团结协作等精神品质,不断提升其精神风貌。

城乡互动激活乡村文化生态。体育赛事搭建的开放性平台,为城乡文化要素的交流碰撞提供了物理空间与心理场域。城市文化中的现代性、创新性特质与乡村文化中的传统性、地域性特色,在赛事组织、形象展示、互动传播等环节实现双向渗透。体育载体的延展性,更能催化传统乡土文化的现代转化。将农耕文化的协作传统转化为团队体育的战术智慧,把节气民俗改编成特色体育赛事,这些创新实践让沉睡的乡土文化资源焕发新生。当舞龙舞狮变成健身项目、民间棋类升级为智力运动时,体育便成为传统与现代的连接器,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同时,增强了农民的文化自信与创新意识。

共同体意识滋养文明乡风。体育运动培育的集体归属感,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情感支撑。村级篮球队的组建重构了村民关系网络,跨城乡联赛的开展搭建了情感交流桥梁。在这些新型共同体中,个人价值通过团队协作得以实现,邻里矛盾在竞技交流中自然消解,代际隔阂于共同呐喊中逐渐融化。这种情感纽带的建立,使文明乡风建设从外部约束转向内在认同。因乡村地区相对滞后的文化环境和乡村体育活动的社会属性,乡村体育活动内含的共同体意识能够对整个乡村产生广泛影响,引导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进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在城乡融合发展迈向深水区的今天,体育运动的价值早已超越强身健体的基础功能,正在成为重塑农村文化生态、培育现代文明因子的战略支点。体育不仅能够有效置换陈规陋习,更可激活乡村文化内生创造力,培育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气息的文明乡风。当篮球击地的节奏与农耕文明的脉搏同频共振,当健身秧歌的鼓点与都市文化的律动交汇融合,一幅城乡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这既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更是新时代农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生动诠释。

--> 2025-02-24 蒲瑞华 1 1 金昌日报 c155370.html 1 体育赛事构建城乡精神文明融合新纽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