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蒲瑞华)2月21日上午,《中国·镍都(金昌)产业链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4)》在北京正式发布。报告以数据化、体系化的方式呈现了我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创新成效,旨在以数据化、指数化形式全景展现金昌产业链创新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金昌样本”。报告显示,金昌产业链创新发展总指数达211.4点,同比增长18.1%。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国开,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党委常委、董事杨苜致辞。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谭永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镍钴分会特聘顾问、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徐爱东,国合能源研究院院长王进,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等专家学者立足自身研究方向,从以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引领产业链升级,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等领域对报告进行了多维度解读。
马国开在致辞中说,过去一年,金昌紧扣甘肃省委赋予金昌聚力打造“五城”的新使命新任务,围绕加快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坚持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未来产业“三条路子”,全力打造“2+4”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06亿元,同比增长13.6%,连续12个季度获甘肃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奖第一名。此次发布会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决策部署的生动体现,也是对金昌市“2+4”现代化产业在创新能力、经济带动、协同发展、绿色低碳等方面发展成效的客观展示,必将为促进金昌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产业培育、创新发展等方面给予金昌更多指导和帮助,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真正把本次发布会办成一个凝聚共识、经验交流、学习互鉴的广阔舞台。
近年来,金昌始终坚定不移将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核心,倾全市之力推动产业链的优化与升级,成功探索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道路。报告显示,金昌产业链创新发展总指数跃升背后,是产业链效益、产业链集成、产业链引领三大核心指标的全面增长,2024年分别同比提升17.1%、17.9%和24.1%。
金昌的转型核心在于重构产业体系。依托镍钴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2个千亿,数字经济、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高品质菜草畜4个百亿”的“2+4”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2+4”现代化产业产值达到1985.6亿元,增长26.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金川集团以世界500强第300位的实力,带动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突破千亿规模。指数运行结果显示,金昌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条路子”,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产业链集成子指数运行219.22点,同比增长17.9%,基期(2020年)以来实现倍增。
金昌还以“市企联动+校企协同”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产业链创新进入成果转化期。报告显示,金昌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金昌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13.81件,是2013年的6.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