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8 金昌日报社出版广告热线:0935-8219277订阅热线:0935-8219277






又踏层峰辟新天 更扬云帆立潮头

(接一版)金昌经开区获评“中国经济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位列全国233家国家级经开区第66位、西部第11位;

金川集团获评全国“双百企业”标杆企业、成功申报国家“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行动重点联系企业”;

……

新时代,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2024年的金昌,改革正当其时、恰逢其时、势成其时。金昌市政府坚决扛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责任,以改革重点突围激活发展能级之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承压前行中逆势而上,呈现出观念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的勃勃生机。

我市改革开放加力提速、深化拓展,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完成年度改革任务。接诉即办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市域通办助力政务服务再提速”入选全省典型案例,新一轮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新增工业用地全部实行“标准地”模式供应,金川区农村环卫市场化运营全面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现房销售试点、经开区管理体制、国资国企、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等改革稳步推进。

同时,让科技创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和强度分别居全省第1、第3,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省第2,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72%。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6家,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7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75家。国内唯一、全球首创的复杂难处理镍原料火法生产线成功投产。

市政府坚持以改革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抢抓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培育壮大外贸主体,新培育外贸企业6家,新增出口国家3个,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201项、复制推广率达70%,首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货运班列成功发运。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在金昌产业加速转型、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的背后,是金昌市对于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的不懈追求。金昌市政府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定期开展政企沟通交流和“政银企担”融资对接活动,严格落实包抓联、六必访制度,用心解决企业诉求和问题。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持续巩固,“信易贷”平台入驻企业1.3万家、授信1673笔155亿元。全市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总体满意度居全省首位,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稳居全国前100位。

看动力

民生保障彰显“金昌温度”

这一年,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更好传递“金昌温度”。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3037元、22959元,增长5.9%、8%;

全市人民翘首以盼的兰张高铁武张段开工建设;

投资9亿元的北方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全面完成;

投资6.9亿元的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基本完成;

永昌人民期盼已久的管道天然气项目入户点火;

……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市政府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民生领域,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力惠民生、纾民困、保稳定,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幅民生改善的美好画卷正在金昌大地徐徐展开。

2024年,市政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将财政总支出的81%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省市列为民实事高质量完成。同时,扎实开展结对关爱行动,帮办实事1953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79个。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一键报贫”机制,落实各类财政衔接资金近3亿元。

市政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普惠性公共服务实现提质扩容,多层次多样化生活服务有序发展,民生福祉显著提升。新增城镇就业人口9024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8万余人。医保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异地就医结算率居全省前列。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市场化经营、上门送餐等养老助餐经验在全省推广。教育“五好工程”深入推进,永昌一中综合楼、区五幼等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1430个。一号管三天”“医疗专家巡回诊”服务模式常态化推行,卫生服务软硬基础实现“双提升”。“镍都之光”、金昌诗会成功展演,市八运会、半程马拉松等赛事成功举办,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市政府坚决扛起打造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共同富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加快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在推动互补互促、共同繁荣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城乡融合加力加速,巩固拓展链主企业带镇、龙头企业带村成果,实施创新模式、示范性工程57项,85项年度重点任务有序推进,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1。城市品质持续提升,纵深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乡空间融合规划批复实施,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建成投用,新改建城市道路6条、停车场18个、老旧小区11个、口袋公园10处,建成城市绿地18.84万平方米,城乡接合部和背街小巷整治常态长效,智慧交管平台投入使用。乡村面貌显著改善。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拆除破旧房屋1305院,新建农宅1971院,实施户厕改造2126户,建成自然村(组)通硬化路38公里,打造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32个。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完成年度任务,2323户群众搬进了新房子、圆了安居梦。

看定力

夯基固本筑牢“金昌厚度”

这一年,市政府突出“大平安”理念,构建“大安全”格局,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以防范隐患的先手、破解难题的高招、转危为机的本领,努力营造安全稳定和生态优良的发展环境,切实筑牢“金昌厚度”。

市区优良天数达310天,地表水、地下水水质优良率达100%,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12;

全面推行“连心促治理”1456工作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达99.4%;

率先完成100%保交房任务;

“12345”热线进入全国政务服务热线“A”级行列;

……

平安,是和谐的基础、发展的前提;平安,是人民的福祉、社稷的基石。2024年,金昌市政府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平安金昌、法治金昌建设提质增效,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市政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行“连心促治理”1456工作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达99.4%。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分别下降34%、28%,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同比下降26%,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损失数连续23个月实现“双下降”。

2024年,我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扎实推进,双拥模范城实现全国“八连冠”、全省“九连冠”。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纵深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法治金昌、平安金昌建设迈向更高水平,青少年普法经验入选全国创新案例,我市荣获平安甘肃建设暨主动创稳优秀市州。

同时,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一手播“绿”、一手治“污”,着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厚植生态发展优势,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三北”六期工程、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营造林6万亩、退化草原修复治理2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0万亩。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金水湖被评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

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深入开展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焦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加快实施,建成低浓度烟气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回收项目10个,创建省级绿色矿山5家、绿色工厂4家、工业节水型企业1家,全省首例“碳汇代偿”生态修复案在金昌办结,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同步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

--> 2025-02-24 1 1 金昌日报 c155389.html 1 又踏层峰辟新天 更扬云帆立潮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