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8 金昌日报社出版广告热线:0935-8219277订阅热线:0935-8219277






科技助残 执笔新生

记者 张 迈 李新宇

在金川区北京路街道龙门里社区,王林用一双崭新的智能机械仿生手稳稳执笔,在宣纸上写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墨迹流动间,记录着这位80后男子从绝望深渊攀向自立自强的重生轨迹。

2014年,一场工伤无情夺去了王林的双臂。回忆起那段至暗时刻,他坦言:“当时心如死灰,每晚都痛哭。”漫长的康复之路异常艰辛:他卧床半年之久,一年后才艰难恢复行走能力,其间甚至经历了六七次生死攸关的抢救。然而,刻骨的绝望并未将他压垮。凭借坚强的意志,王林开始了自我重建。他主动学习新知识,关注时事热点,更重拾对书法的热爱。在日复一日的苦练中,他不仅磨砺了技艺,更重新找回了对身体的感知与掌控。

“虽然我嘴上常自嘲‘摆烂’,但生活哪能真的‘躺平’。”王林的笑容里,是历经风雨后的豁达。

在今年的全国助残日期间,在市残联、市人社局以及王林所在公司的通力协调和爱心企业的捐赠支持下,爱心企业派出专家为王林的双臂进行了精密测量与取型,并于近期在西安通过安装、调试和康复训练,最终免费为王林成功适配了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假肢。

这套假肢包含灵活的机械仿生手与逼真的美容手,相比他此前使用的假肢,更为轻便、智能、灵活。“通过专用手机APP,王林能轻松完成抓握物品、操作手机等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升,如同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恩德莱康复器具(北京)有限公司技术部总监刘伟彪告诉记者。

王林的新生,也照亮了曾经阴霾笼罩的家庭。曾因儿子变故而愁眉不展的母亲姚桂兰,如今欣慰之情溢于言表:“出事时我心如刀绞,连门都不愿出。看到他装上更加灵活的假肢,越来越能照顾自己,我和他爸爸出门也安心多了。”

6月16日,王林选择用最传统也最真挚的方式表达谢意:他定制了一面锦旗,亲自送到市残联。“残联助残真情在,关爱残障暖人心”十四个烫金大字,道出了他的肺腑之言。市残联热情接待了这位特殊的访客,工作人员为他送上了诚挚的祝福,并鼓励他继续勇敢前行。这份温暖的互动,正是我市用心用情用力服务残疾人的生动写照。

围绕残疾人的急难愁盼,我市正以钉钉子精神,高质高效推进省市2025年惠残实事:着力打造“如愿家园”日间照料品牌,全面提升托养服务质量;强化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推动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先行先试取得实效;落实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学生教育救助政策;精准实施特殊人群意外伤害保险;坚持“一户一策”,持续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拓展提升“互联网+辅具”服务效能,提升精准康复水平;搭建平台、开展培训、访企拓岗、促进就业,助力残疾人实现更充分、更稳定的就业,更好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正如王林笔下所书,自强不息是穿越生活重重险阻的力量源泉。当顽强的个体遇见科技的温度与制度的坚实托举,残缺的双臂亦能执笔书写崭新而完整的人生篇章。我市正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贴心的服务措施、科技的赋能增效,让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不断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 2025-07-04 记者 张 迈 李新宇 1 1 金昌日报 c159404.html 1 科技助残 执笔新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