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昌县城的街巷里,常常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她时而在社区活动室与老人唠家常,时而又在施工现场协调管线改造,时而在公交站前看车辆运行情况。她就是永昌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玉萍,一个在基层热土上书写担当的共产党员。从理论宣讲的“草根名嘴”到社区治理的“小巷书记”,从社区服务阵地的“工程师”到交通惠民建设的“铺路石”,她用一件件民生小事编织出基层群众的幸福画卷,在平凡岗位上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大爷,这是新编的《二十大精神放光芒》,咱用小曲的调子唱才够味儿!”永昌县天锦苑社区小广场上,王玉萍正拿着新编的歌词向老人讲解。2017年1月,王玉萍担任永昌县城关镇天锦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当年10月,王玉萍开始探索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到百姓身边、街巷楼院。在王玉萍的组织与金定国、刘生莲等老党员的带动下,2018年,社区的草根宣讲队正式成立,精心编唱《十唱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放光芒》《习主席情系咱甘肃》等小戏小曲58首,开展理论宣讲服务120场次,受益群众达28000人次。
在衙门巷的老槐树下,她曾带着宣讲队连演三天,用《习主席情系咱甘肃》的旋律让80岁文盲老人都记住了总书记的关怀。2020年“草根宣讲”进小区活动被央视报道时,镜头里,她正蹲在地上给老人逐句讲解板报,阳光下他们的笑脸像镀了层金。她开辟的“新时代学习之窗”板报专门设置了“百姓留言区”,收集的200多条建议中,37条转化为惠民措施。
王玉萍深知打造强大的基层党组织不仅要在精神文化上下功夫,还要有符合老百姓实际需求的便民服务阵地。2018年她接手天锦苑社区工作时,为打破群众“办事跑断腿”的困境,她连续三月穿梭在各部门,用磨破嘴皮的韧劲争取到资金,建设了天锦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曾是空荡荡的一层办公楼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集党群便民大厅、日间照料中心、综治中心、协商民主议事厅、综合功能室、老年活动室等多项功能设施于一体的便民服务阵地。“社区活动室又敞亮又热闹,我们几个老年人聚在一起打牌,儿女们也不用担心我们无聊。”住在天锦苑社区的72岁大妈高金秀每天都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跑。
“居民的生活环境好了,生活质量才能提高,才能幸福。”王玉萍通过进社区走访,倾听居民们的心声,紧接着又把工作重心放到了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上。
天锦苑社区所辖衙门巷,属于拆迁待建区,未拆迁完的平房和新建的楼房交互而立,基础设施也不完备,曾经垃圾满地、污水横流,严重影响着人居环境,也是社区治理的一个堵点。2021年6月中旬,为解决这一乱象,王玉萍多次走访入户,充分了解居民需求,带领社区干部与共建单位工作人员定期集中清扫垃圾,建立起常态化保洁制度,并一次次向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反映,在衙门巷铺设了污水管网。自此,曾经的“垃圾巷”一去不复返,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现在的衙门巷,青石板路配青砖瓦墙,转角有便民椅,更靠“七四三”治理机制(每周四巡查、每月七户联评、每季度三次清洁日)让“老大难”成了文明示范巷。
天锦苑社区属于县城中心区域,辖区存在老旧楼房多、老人多、流入人口多、商业门店多、公共区域少等问题,一直制约着社区的便民服务工作。为此,王玉萍跑商圈、找能人,经过数月不懈努力,成立了“学雷锋”“爱心天使”“情系民生”“美丽义剪”等14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先后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每个月的22日,总能看到她带领志愿者们穿行在小区广场,开展理发、量血压、测血糖、家电维修、自行车维修、智能手机使用辅导、配钥匙等志愿服务活动。
如今,刚来到交通运输这个新领域的王玉萍,又忙碌起了“客货邮”融合发展和农村道路建设的项目,每天都往返现场,有人问她为啥总往基层跑,她指指鞋上的泥说道:“我刚来到这里,只能去基层看他们的生活情况,听他们的需求,要自己走过这些路才知道怎么才能给群众带来最大的便捷,接地气才有底气。”
手机响起,是工作群里确定了“客货邮”的专线时间。挂了电话,她望向远处的街巷,信心满满。在永昌这片土地上,她用共产党员的赤诚,把每个平凡日子都过成为民服务的注脚,让初心在基层一线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