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8 金昌日报社出版广告热线:0935-8219277订阅热线:0935-8219277






青春在救援中闪光

记者 刘伟业 通讯员 厚银娟

从献血车旁挽起的衣袖,到厂房里传递的急救知识;从培训课堂上记下的每一个操作要领,到赛事骄阳下伸出的援手。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金昌方舟救援志愿服务队大学生分队,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青年队伍,自今年3月底成立以来,正以一个个具体的行动,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落地生根。

正如分队队长在成立仪式上的誓言:“我们或许力量有限,但愿意做那束微光,照亮需要帮助的角落。”

心肺复苏的按压频率、止血包扎的角度力度、灾害避险的关键步骤……理论讲解结合真人演示,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学生们认真记录。“原来救命的技能藏着这么多学问,现在练熟了,真遇到事才敢上前。”参训学生的话里,透着掌握“硬核”技能的踏实。

“五一”假期,一则紧急求助信息在分队微信群里传开:一位重病市民急需同型血。“我符合条件,我去。”“算我一个。”队员们迅速响应,在短短两小时内,就组织起献血队伍。市中心血站里,年轻的手臂挽起衣袖,殷红的血液顺着导管流淌,汇成生命的暖流。

不久后,患者家属送来的锦旗上,“素不相识伸援手 助人为乐显真情”十四个字,是对这份善意的最好注解。

同月,金昌市昌硕园矿业有限公司的工人们迎来了几位特殊的“老师”。

大一学生董鑫、安蕊、米国涵带着急救包走进企业,为工人们讲解急救知识。两个多小时的授课,从理论到实操,三位同学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工人们连连点头:“这些年轻人讲得细,我们记得牢。”

企业给学院发来的感谢信里那句“你们让专业有了温度”,道尽了大学生的青春担当。

金昌宏巨矿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矿山救援演练现场,几张年轻的脸庞格外亮眼。

演练筹备时,董鑫、霍康宁等7名同学提前介入方案设计,提出“优化救援路线”“按区域配置急救包”等建议。演练中,面对模拟的矿难现场,他们冷静地完成伤员固定、搬运、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操作,动作规范流畅,让在场的企业员工赞叹不已:“这些学生比我们还懂细节。”这种肯定,是对青春担当的最佳认证。

六月的镍都,骄阳似火。第七届“骑闯镍都·穿越火星”自行车挑战赛的赛道上,大学生分队的志愿者们顶着35℃的高温坚守岗位。

补给点里,他们提前备好防暑药品;弯道处,他们时刻留意选手状态。当一位骑手突发抽筋,霍康宁迅速上前,熟练地按压穴位、拉伸肌肉,缓解疼痛后还不忘叮嘱:“慢点骑,安全第一。”终点线前,备用急救箱里的纱布和碘伏,早已按使用频率排好了顺序。

从晨光熹微到日头西斜,晒得黝黑的脸上,汗珠滚落的轨迹里,藏着“为每一份坚持护航”的承诺。

金昌方舟救援志愿服务队大学生分队,未来将承担起校园安全值守、社区应急救援、防灾知识普及等多项志愿服务工作。

青春方舟继续扬帆,他们将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更加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在公益之路上绽放属于当代青年的绚丽光彩,书写属于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子的动人篇章。

--> 2025-08-01 记者 刘伟业 通讯员 厚银娟 1 1 金昌日报 c160439.html 1 青春在救援中闪光 /enpproperty-->